在线课程 > 吉客云售后货品解析策略不同场景的执行价格管理

场景一:解析内容为客服备注,执行价格及折扣选择按执行价格追加

 

直接用执行价格作为替换后货品的单价、折扣计算替换后货品的价格金额计算公式如下 

1.解析单据类型为退换补发单

【退换补发单货品金额】

① 单价 = 执行价格

 退货金额 = 单价 × 退货数量 × 折扣

 发货金额 = 单价 × 发货数量 × 折扣

④ 退货优惠 = 单价 × 退货数量 - 退货金额 

⑤ 发货优惠 = 发货金额 -  单价 × 发货数量

注意:若货品的执行价格未维护,则货品的单价和优惠均为0

 

【退换补发单金额】

1)若【售后设置】中未开启应退合计不变,或者不是从网店售后单转入的退换补发单,则根据新的货品金额计算应退合计

 

 

① 订单优惠(减) = 网店售后单货品“金额”之和 - 网店售后单退款金额

② 应退合计 = 退货金额 - 发货金额 - 应收邮资 - 订单优惠(减) + 客付税额(退)

2) 若【售后设置】中 开启应退合计不变,则从网店售后单转入的退换补发单将保持应退合计不变,重新计算退换补发单的订单优惠(减)  

 

 

 

 

① 应退合计 = 网店售后单退款金额 

② 订单优惠(减) = 退货金额 - 发货金额 - 应收邮资 - 应退合计 + 客付税额(退)  

 

2.解析单据类型为补偿退款单

【补偿退款单货品金额】

① 单价 = 执行价格

② 退款金额 = 单价 × 解析数量 × 折扣

若货品的执行价格未维护,则货品的单价和优惠均为0

 

【补偿退款单金额】

1)若【售后设置】中未开启应退合计不变,或者不是从网店售后单转入的补偿退款单,则根据新的货品金额计算应退合计

 

 

 应退合计 = 货品退款金额之和(其他途径创建

② 订单优惠(减) = 0

2) 若【售后设置】中开启应退合计不变,则从网店售后单转入的补偿退款单将保持应退合计不变,重新计算补偿退款单的订单优惠(减)  

① 应退合计 = 原网店售后单退款金额

② 订单优惠(减) = 应退合计 - 货品退款金额之和

 

场景二:解析内容为客服备注,按执行价格分摊

执行价格作为比例对原退换补发单的货品金额进行分摊,单据级的金额不变。

 

 

1.解析单据类型为退换补发单

【退换补发单货品金额】

若解析后的货品只有一个,则该货品直接继承原退换补发单的金额及优惠,若解析后的货品有多个,则按执行价格分摊原退换补发单的金额及优惠假设替换后货品为A、B、C,详细分摊步骤如下:

第一步分摊货品的货款

按货品执行价格和数量分摊货品货款,分摊金额向前进位处理,保留两位小数,最后一个货品取差额,如:
A的货款 = 
sum(原货品单价 * 原数量)* ( A执行价格 * A退货数量 / (A执行价格 * A退货数量  + B执行价格 * B退货数量 + C执行价格 * C退货数量 ) )
B的货款 = 
sum(原货品单价 * 原数量)* ( B执行价格 * B退货数量 / (A执行价格 * A退货数量  + B执行价格 * B退货数量 + C执行价格 * C退货数量 ) )
C的
货款 = sum(原货品单价 * 原数量) - A的货款 
 - B的货款

 

第二步、根据分摊后货款计算货品单价

单价 = 货款 / 解析数量

 

第三步、分摊货品的退货金额、发货金额

按货品执行价格和数量分摊退货金额,分摊金额向前进位处理,保留两位小数,最后一个货品取差额,如:
A的退货金额 = 
原货品退货金额之和 * ( A执行价格 * A解析数量 / (A执行价格 * A解析数量  + B执行价格 * B解析数量 + C执行价格 * C解析数量 ) )
B的
退货金额 = 原货品退货金额之和 * ( B执行价格 * B解析数量 / (A执行价格 * A解析数量  + B执行价格 * B解析数量 + C执行价格 * C解析数量 ) )
C的
退货金额 = 原货品退货金额之和 - A的退货金额 
 - B的退货金额 
发货金额分摊逻辑相同

 

第四步、计算货品优惠

退货优惠 = 单价 × 解析数量 - 退货金额

发货优惠 = 单价 × 解析数量 - 发货金额

注意:

*执行价格为0,或未维护执行价格的货品不参与分摊,金额及优惠为0

* 若货品的执行价格均为0,或均未维护执行价格,则第一个货品继承原退换单的金额及优惠,其余货品的金额及优惠均为0

 

2.解析单据类型为补偿退款单

【补偿退款单货品金额】

若解析后的货品只有一个,则该货品直接继承原补偿退款单的金额及优惠,若解析后的货品有多个,则按执行价格分摊原补偿退款单的金额及优惠假设替换后货品为A、B、C,详细分摊步骤如下:

第一步、分摊货品的货款

按货品执行价格和数量分摊货品货款,分摊金额向前进位处理,保留两位小数,最后一个货品取差额,如:
A的货款 = 
sum(原货品单价 * 原数量)* ( A执行价格 * A解析数量 / (A执行价格 * A解析数量  + B执行价格 * B解析数量 + C执行价格 * C解析数量 ) )
B的货款 = 
sum(原货品单价 * 原数量)* ( B执行价格 * B解析数量 / (A执行价格 * A解析数量  + B执行价格 * B解析数量 + C执行价格 * C解析数量 ) )
C的
货款 = sum(原货品单价 * 原数量) -  A的货款 
 - B的货款

 

第二步、根据分摊后货款计算货品单价

单价 = 货款 / 解析后数量

 

第三步、分摊货品的退款金额

按货品执行价格和数量分摊退货金额,分摊金额向前进位处理,保留两位小数,最后一个货品取差额,如:
A的退款金额 = 
原货品退金额之和 * ( A执行价格 * A解析数量 / (A执行价格 * A退货数量  + B执行价格 * B退货数量 + C执行价格 * C退货数量 ) )
B的
退款金额 = 原货品退金额之和 * ( B执行价格 * B解析数量 / (A执行价格 * A退货数量  + B执行价格 * B退货数量 + C执行价格 * C退货数量 ) )
C的
退款金额 = 原货品退金额之和 - A的退金额 
 - B的退款金额 

 

注意:

* 执行价格为0,或未维护执行价格的货品不参与分摊,金额及优惠为0

若货品的执行价格均为0,或均未维护执行价格,则第一个货品继承原补偿退款单的金额及优惠,其余货品的金额均为0

 

场景三:解析内容为网店商品编码/网店规格编码

解析后的货品会替换被解析的货品

 

1.解析单据类型为退换补发单

【退换补发单货品金额】

① 单价 = 执行价格

② 退货金额 = 单价 × 退货数量 × 折扣

 发货金额 = 单价 × 发货数量 × 折扣

④ 退货优惠 = 单价 × 退货数量 - 退货金额 

⑤ 发货优惠 = 发货金额 -  单价 × 发货数量

注意:若货品的执行价格未维护,则货品的单价和优惠均为0

 

【退换补发单货品金额】

1)若【售后设置】中未开启应退合计不变,或者不是从网店售后单转入的退换补发单,则根据新的货品金额计算应退合计

 

① 订单优惠(减) = 网店售后单货品货款之和 - 网店售后单退款金额 / 货品货款之和 - 货品退款金额之和

② 应退合计 = 退货金额 - 发货金额 - 应收邮资 - 订单优惠(减) + 客付税额(退)

2) 若【售后设置】中开启应退合计不变,则从网店售后单转入的退换补发单将保持应退合计不变,重新计算退换补发单的订单优惠(减)  

① 应退合计 = 网店售后单退款金额 

② 订单优惠(减) = 退货金额 - 发货金额-应收邮资-应退合计 + 客付税额(退)  

 

2.解析单据类型为补偿退款单

【补偿退款单货品金额】

① 单价 = 执行价格

② 退款金额 = 网店售后单退款金额 × 折扣 × 原货品金额 / 网店售后单货品金额之和(网店售后单转入)

或 退款金额 = 单价 × 退货数量 × 折扣 (其他途径创建

注意:若货品的执行价格未维护,则货品的单价和优惠均为0

 

【补偿退款单金额】

1)若【售后设置】中未开启应退合计不变,或者不是从网店售后单转入的补偿退款单,则根据新的货品金额计算应退合计

 

 

 应退合计 = 网店售后单退款金额 × 折扣 (网店售后单转入)

或 应退合计 = 货品退款金额之和(其他途径创建

② 订单优惠(减) = 0

2) 若【售后设置】中开启应退合计不变,则从网店售后单转入的补偿退款单将保持应退合计不变,重新计算补偿退款单的订单优惠(减)  

 

① 应退合计 = 网店售后单退款金额

② 订单优惠(减) = 应退合计 - 货品退款金额之和